六年不見。這些年好嗎?

  遷居台中之後已經過了幾年,有時候覺得假日能去走走的地方,似乎也不是那麼多。熱門的地點幾乎一定碰到塞車,天氣很熱的時候也有很多地方讓人不想去。也許這是除了平時工作忙以外,讓此處的旅遊文章減產的原因之一吧?

  那天原本並沒有打算來這裡。不過因為已經到了鄰近的后里,心想距離之前到泰安舊站已經好多年了,不曉得當時安靜的老街,現在是怎樣的情況?
  調出當時寫的文章,發現一轉眼已經快六年了。或許這是個不錯的機會,再來看看當時曾經拍下一些影像的地方,這些年好嗎?

  這是六年前的泰安舊站。從那篇文章多達22則留言可以看出,當時是部落格的全盛時期,許多朋友頻繁地寫下自己的生活記事,或是各類心得與大家分享。還記得當時入手第一台單眼相機不久,迫不及待地帶著到處拍照。反倒現在常常偷懶不想帶很重的單眼,像這篇的其他照片都是用手機拍的,旅遊的心情自然也不太一樣了。

  六年過去,建築物沒什麼變,頂多只是招牌似乎整修過。連同附近規劃為「泰安鐵道文化園區」的這個區域,這次再度前來時,發現遊客比以前多了不少。

  其實在進入泰安的路上就出現人潮了。連進去都不是很容易,停車位當然也得找老半天,和印象中的泰安舊站大相逕庭。

  更靠近一點,似乎就知道這人潮是怎麼回事了。這幾年不知為何到處掀起櫻花熱潮,即使此處並非一大片櫻花,光是畫面中這一株,就讓不少人在此佇足停留。

  有人潮就有商機,台灣景點的特色,永遠少不了像這樣的畫面。人愈多的地方,攤位相對地也排得愈長。

  就在路口的轉角處,看到這眼熟的招牌。「去看看吧!」我心想。畢竟這裡和舊車站一樣,是六年不見的地方了。起碼當年還曾經在夏日炎炎的天氣裡,坐在涼爽的竹屋裡喝咖啡。那時記錄這段旅程的文章,店家主人不知怎麼找到的,也來留話了。(不過當時留話的那個側邊留言版,後來因為嚴重的spam而撤掉了。)

  花了點時間找到當時的竹屋。六年前高高立起的招牌換了內容,第一時間就讓人意識到,隨著時間的過去,很多事情似乎已經改變。

  六年前對錯焦的照片。那年夏天的大熱天,在這個竹屋裡喝咖啡真是享受。

  多少有預感會見到這樣的畫面。覺得有點可惜,不過經過這麼久了,這樣的景況總是難免吧。

  店家周邊仍然是生命力旺盛的田園。六年前看到的是稻穗,這次是波斯菊,不同的季節,不同的色彩。

  或許不算是年代太久遠的老街,不過至少數十年歷史的建築,一樣可以留下時代走過的痕跡,即使今天看來似乎多餘的標語亦然。

  不再有列車停靠的驛站,今後仍將走出不同於過去的路。

0 則回應:

張貼留言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