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時間還早,於是找了個鄰近的景點再去走走。後來決定前往的,是原本還沒去過的竹山文化園區。
「竹山」這個地名看起來,應該是個產竹的地方,只是以往走過太多名不符實的地名,也許是因為穿鑿附會,也許是因為過去曾經出產某些東西但後來沒有了,所以沒確認之前多少還是存疑。不過從這個畫面看來,竹山產竹應該是沒錯的。

同樣是椅子,哪一種原料製作的比較環保?這張圖強力推薦竹子。

竹子加工之後不只可以做椅子,當成裝飾品也行。

展覽館外的某一處,當然也是竹子編成的裝飾。

用竹子編成的樹上,掛著許多的願望,儼然一株許願樹。

這兩個許願的是同一個人嗎?不曉得這兩位會不會哪天就打起來了。

各式各樣的願望都有。以正面一點的角度來看,也許正是這樣希望未來更進步的心情,才能真正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。

竹山的開發相當早,一百多年前曾經是雲林縣的縣治所在地,甚至連「雲林」這個名字,也是因為縣治位在竹山雲林坪的緣故,於是竹山稱為「前山第一城」。有趣的是,後來雲林縣治遷到斗六,竹山劃歸南投縣,結果使得現在的雲林縣,命名依據的地點已不在縣境內。

除了竹子的相關展示品以外,這裡也有一些有趣的小童玩,像是這個盒子。用蠻力是打不開的,動動腦嘗試各種可能性,也許就不小心打開了。哪天到此一遊時,不妨也來試試看吧。
0 則回應:
張貼留言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