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遊道南5◆地上的星星—五稜郭

  我們繼續回到函館。儘管安排了一整天的時間在函館散步,不過實際走過一趟之後發現,要把函館好好走過一次的話,一天的時間其實還是不太夠啊。
  吃過午飯,離開金森倉庫群,我們搭乘電車前往函館的另一重要景點五稜郭

  函館市電的五稜郭站,距離五稜郭其實稍有一段距離,不過已經算是十分方便的前往途徑了。
  正好遇到車站旁有人在發表演說,主要訴求是反對提高消費稅(即營業稅),以及反對核電廠的連署。一下車,右邊那位大嬸走了過來。
  大嬸:「請您也來參加連署!」
  我:「可是我們是外國人,連署應該沒什麼用吧?」
  大嬸:「喔,請問是從哪裡來的呢?」
  我:「台灣。」
  大嬸:「我們是反對核電廠的連署。離這裡二十多公里的地方正在蓋核電廠,您曉得的,離市區這麼近的地方蓋核電廠有多危險。」
  我:「是啊,不過我們台灣,台北周圍就有三座核電廠耶。」
  大嬸:「(驚!)……這實在是太可怕了!」

  互道保重之後,我們繼續前往五稜郭的方向。路標很清楚,所以就算車站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,還是很容易地找到。

  近看五稜郭塔就像這樣。現在這座五稜郭塔,是在2006年啟用,高度107公尺,可以清楚看見五稜郭的全貌。
  電梯也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到達塔頂。上升的同時,電梯小姐一邊介紹有關五稜郭的各項資訊。

  塔頂到了。從高處往下望,這座城池果真有個夢幻的輪廓。

  鏡頭貼著窗戶拍,窗外的風景更加清晰,城郭宛如地面上的一顆星。

  五稜郭的原始狀態模型陳列在一旁,欣賞窗外景色的同時,也可以一邊比較,看看現在的五稜郭和以前有什麼不同。

  這個樓層還有一座土方歲三的座像。土方歲三曾任新選組副長,於1868年和擁護幕府的軍隊成立蝦夷共和國,與新政府軍激戰,亦即歷史上的箱館戰爭,土方歲三後來在這場戰爭中戰死。
  一般在成王敗寇的觀念下,官方歷史肯定不會給新選組多好的評價,不過很特別的是,數十年後的新選組,卻被賦予悲劇英雄的形象,近年來更有不少以新選組為主題的小說、戲劇。因此儘管土方歲三是在內戰中陣亡,不過在箱館戰爭落幕一百多年後的如今,他的座像卻出現在此處,成為五陵郭的代表人物。
  五稜郭的興建,原本是為了防範外國的侵略,然而五陵郭經歷的唯一重大戰役,卻是一場內戰。這樣的歷史,還真是十分諷刺。

  函館的所在位置依山傍海。一百多年來,山與海見證著此地的戰事,也見證一座城市的成長。

  站在一百多公尺的高度,俯瞰地面上的夢幻星形,可有辦法想像昔日這座城毀於戰事時的情景?

  昔日的戰場,今日是數十萬人安居樂業的城市,也是各地遊客遊覽的觀光地。

  附近的教會很聰明地在屋頂寫著「God love」,從塔頂可以清楚看見。

  左邊兩張就是五稜郭塔的門票。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,連驗票打孔的形狀都是星形的。右邊是買咖啡的帳單,因為從塔頂搭乘電梯回到地面時,是把遊客送到二樓的小商店前,動線規劃很自然地引導遊客在此消費。因為走了一天也有點累了,所以先在此喝杯咖啡,坐下來歇會兒。
  至於還在一小段距離外的五稜郭,考量時間的因素,這次就沒進去了。希望以後還有機會進入一遊。

  這天的預定行程,就只剩下這趟旅行的重頭戲——函館山夜景了。在這之前,我們先回到早上寄放行李的地方,也就是這天晚上要住的民宿。
  這家「青空民宿」,網路上有相當多人推薦,收費相當便宜,而且距離車站超近(走路只要一兩分鐘就到),裡面也很乾淨,住起來很舒服。下次有機會再來函館的話,我們一定還會考慮住這家。

0 則回應:

張貼留言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