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一天晚上的「五十萬夜景」,到了白天就像是這樣。打開窗戶看見如此這般畫面,我相信,這天不但是個好天氣,同時也有好心情。
函館山、函館市區,白天的風貌自是不同於夜景。這些地方都在旅程第二天的預定行程之列:不趕路,一整天就在函館散步。

既然住的是個人湯屋,一早起來當然是趕緊再泡一回合。晚上看見的是津輕海峽的漁火,白天更可以看見對面的青森縣。泡著溫泉,浪濤聲是此刻最棒的背景音樂。

餐廳的窗戶也正對大海。安排給我們的座位正好靠窗,一邊享用早餐的同時,還可以享受這片難得的景觀。

規劃自助旅行最重要的事,通常是交通和住宿,再者就是一天之中行李如何安置的問題了。我們第二晚的住宿地點是函館車站附近的民宿,於是一早先打電話問過民宿的婆婆,看看是不是能先寄放行李。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後,當下決定收拾行李來到函館車站附近。
大行李箱的安置地點有了著落,接著就是提起隨身行李出來散步囉。函館是北海道第三大城,且是道南地區的最主要城市,不過即使是車站,也看不到台灣主要城市車站的人山人海景象,也許是因為台灣的人口密度實在太高吧,相形之下這裡竟讓人覺得有點冷清。

車站前的石碑刻著「函館市民憲章」,或許可以視為這座城市追求的理想吧。這樣的東西如果出現在台北車站前,恐怕不少人會嗤之以鼻,只是話說回來,「安全都市宣言」、「廢除核武和平都市宣言」、「國際觀光都市宣言」、「運動健康都市宣言」、「活力長壽都市宣言」,這些不正是市民在此安身立命的期待嗎?

以往利用渡輪跨越津輕海峽的年代,函館車站就是從本州來到北海道的第一站,所以車站前這個路口,就可以算是北海道的原點了。這裡有個「函館市國道元標」,國道5號、278號、279號都以這裡作為起點,繼續通往北海道的廣闊大地。

這就是國道5號的起點。隔天我們也將沿著這條路返回札幌。
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

路口另一側就是電車站。來到函館,電車無疑是重要的交通工具,許多知名的景點,都可以經由電車抵達。來函館旅遊的話,可以考慮購買一日券,十分划算。

如同公車一樣,車廂內前後也有顯示票價的看板,依照上車時抽的整理券號碼決定要付多少車資。不過因為我們用的是一日券,只要出示給司機看就可以了,不必再抽整理券。

輕軌電車和一般車輛一起行駛在路上,感覺就十分有異國風情啊。(咦?我本來就在國外不是嗎?)

同樣是電車,卻有各式各樣的彩繪,不知道待會兒搭乘的是什麼樣的電車,讓等車也變成一種有趣的期待。

這天早上,我們準備前往金森倉庫群。在「十字街」站下車,一下車就撞見坂本龍馬。喔,我是說坂本龍馬的銅像啦。
坂本隆馬紀念館就開在對面。印象中沒聽說坂本龍馬有來過北海道,不過依照紀念館網頁的描述,坂本龍馬一直有著開拓北海道的理念,只是每當要前往北海道時,準備搭乘的船就狀況百出。這樣看來,在這個北海道開拓第一站設了這座紀念館,也不算太離譜啦。
附帶一提,我們這一趟北海道之旅,下飛機之後就直奔函館,所以函館也算是我們的第一站呢。

從十字街電車站到金森倉庫群,慢慢走大概走十分鐘就到。照片不少,所以這部分就等下一篇再慢慢道來吧。

旅遊書上看過這家觀光計程車的廣告,車身像乳牛一樣,很有趣。這趟旅程中,我們大概只差計程車沒坐過而已,其他想得到的交通工具,包括火車、公車、電車、地鐵、纜車、租車、飛機,全都體驗過了。下次有機會再來函館的話,也許就真的來坐看看這種乳牛計程車……
懷念的函館,哈!期待你的百萬夜景圖…
回覆刪除好的,預計會在第6篇如期出現! ^^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