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Life1028-29◆出發,前往世界的一方

  已經開張一個多星期的「辛土舌運動」,內容雖然都不算什麼大不了的計畫,但也不是只有跑步一項而已。趁著工作時數比較少的這段時間,正好可以多做點忙碌時不會做的事,看看一些平時沒機會好好閱讀的書。

  照片中是最近這幾個月裡頭讀過的書,三本都是遊記,不過描寫旅程的手法卻又各有不同。從左邊開始,依次是Shireen的《離家出走》、張曼娟的《天一亮,就出發》、楚雲的《一個遠方,忍不住奔赴》。

  出版界的朋友說過,坊間的遊記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大類,一種是讀者會想到同樣地方一遊的,另一種則是讀者一輩子不會想去經歷的。前者主要是描寫國人熱門的旅遊地點,亦即歐美紐澳日韓東南亞。後者則包括一些冷門地點,或者是吃苦耐勞之類的特殊體驗。
  《離家出走》這本書屬於後者。作者Shireen,辭了工作,隻身環繞世界一周。書中所記錄旅程中遇到的種種狀況,想必是令多數人覺得敬謝不敏,不過能夠毅然放下固定的生活步調,在長途旅行中體驗異鄉生活,卻又令人羨慕不已。畢竟,有人偏好自助旅行的自由,有人則為了不想多傷腦筋而跟團,旅行方式上各取所需,相同的則是對於暫時脫離原有軌道,到遠方尋找另一種生活經驗的想望。現實生活中難於「離家出走」,看看別人的經驗,感覺也彷彿跟著走了一遭。
  《天一亮,就出發》則是另一種型態的遊記型式。作者張曼娟在文壇上的知名度毋須我多作描述,在一系列散文、小說之後推出的這本旅遊散文,其實可以輕易感受到屬於作者本身風格的筆觸,細膩而典雅。書中提到的地方,基本上屬於剛剛提到的熱門旅遊地點,台灣觀光客當中有許多人去過,也分別帶回對相同地方的不同記憶。透過本書作者的文筆,許多人曾走過的景點又多了一份深刻的感動。

  不同的感動從何而來?無疑是旅人對周遭的觀察與瞭解。即使在這凡事講求速度的時代,路旁不知名的生命依然蘊藏著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智慧。
  如果覺得《天一亮,就出發》不太像旅遊書,那麼《一個遠方,忍不住奔赴》顯然就更不像了。沒有風景照片,沒有購物地圖,沒有美食推薦,沒有交通指南,只有在實際走訪每一個遠方之後,刻骨銘心的感動轉化而來的文字。作者楚雲是一位資深廣播主持人,還記得學生時代,深夜裡充滿磁性的嗓音,伴我度過無數個為功課而忙碌的夜晚。作者近年多次走訪世界各地,因著對每一個地方背景的認識,寫下的遊記不是片面的景點介紹,而是能令人感受到那個地方的生命脈動。雖是文字的型態,我仍然能感覺到這位廣播人昔日透過聲音表現出來的感動。

  在楚雲的某個廣播節目中,曾經出現這段固定的開場白:「旅行,它近乎一種肯定,關於生命的方位。」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觀光風氣鼎盛,可以自由走訪世界各地的年代,蓋滿出入境章護照已經變得沒什麼稀奇。只是出國一趟畢竟所費不貲,能夠從中多得到一些體驗、啟發,相較於走馬看花,應是更有價值的。這三本遊記都是我很喜歡的書,因為書中讓我更明確感受到,旅行不單單是看平時看不到的事物,更可以從每個地方的生命脈動中,反思自己的生命方位。

  繼續記錄最新的跑步記錄:
  • 2009年10月29日(四):2500m
  10月份跑步小計:24.5km(應該就是10月的最後記錄了,明後天沒打算跑。)
  至於每天8點以前起床、閱讀寫作的目標,仍然持續進行中。

2 則留言:

  1. 看旅行的書真的很棒
    只是看太多心都會飛走了: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to 小藍:
    那表示旅行書的作者寫得有身歷其境的感覺。
    這樣的文筆倒是很值得我學學。

    回覆刪除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