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搖地動後,走過十年

  那次猛烈的天搖地動,是這塊島嶼上許多人一生無法忘懷的記憶。轉眼間,十年已過。

  還記得十年前的那個夜晚嗎?
  當時我在距離震央兩百公里外的台北,意識到一場大災害的時候其實是慢了好幾拍。生活上最直接的衝擊,是因為整整半個台灣停電,我還記得那時台北好多地方紅綠燈不亮引起的交通大亂。在此同時,中部處處傳出的災情透過新聞放送,那慘況是怎麼也無法忽視的。

  許多震災新聞照片中,斷層線通過的操場隆起半邊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。這地方地震前是霧峰鄉光復國中的校地,地震後校舍全毀,為保存地貌,因而改建成為目前的921地震教育園區

  斷層線旁邊蓋起一座「車籠埔斷層保存館」,裡面展示921地震時斷層沿線各地的狀況。窗外就是因斷層錯動而裂成兩邊的操場。PU跑道原本規律的線條,此刻卻成為地震巨大力量的見證。

  稍微走近一點看,時至如今,還是令人難以想像,究竟地震發生的當時,原本平整的操場,到底是承受了多麼巨大的力量,才會變成如今的模樣。

  除了保存災難的見證,這座展覽館也強調教育的功能。包括地震的成因、影響,以及生存在地震頻繁的台灣,應該如何防範。

  教室的樑柱已經整個彎曲。用壓克力支撐住,保存為災難歷史的一部分。

  連鐵軌都在斷層錯動的強大力量下變得彎曲。

  在大自然的力量當前,曾經以為穩固的建築物,卻是那麼不堪一擊。
  不過,卻也因為有史以來種種災難,迫使人們學著瞭解、面對。因為有更多的瞭解,我們才能夠在往後再次面對災難的時候,減少損傷。

  十年了,只願這些日子以來,我們真的有所長進。

  一次又一次的天災,讓我們學會如何與自然共處。這是這座校園毀壞的同時,帶給我們的最後一課。

  所有展覽區域走過一圈,集滿五個印章。不過此行最大的收穫,仍然是藉著這些災難歷史留下的記錄,學習到的與自然共處之道。
  離開園區的路上,正好遇到光復國中的學生放學。當然現在的學生早已不是地震當年在這個地方上課的那一批,然而看見他們在路旁開心地走著、嘻鬧著,我彷彿見到此地不滅的生命力。

  展館的最後,一段交錯著燈光的長廊,意味著走過傷痛,迎接希望。這也正是我們在世界上,不斷展現強韌生命力的理由。

★☆★ 本文的Plurk回應網址 ★☆★

6 則留言:

  1. 我根本翻個身繼續睡
    每次被餘震震醒 又繼續睡
    我老爸後來想說他女兒到底有沒有問題
    才上樓來看我
    我也才知道發生世紀災難了呢

    我想我們該學習更謙卑

    回覆刪除
  2. to Ruth:
    我也是啊。真的有感覺時竟然是早上被熱醒的時候。
    在災難面前,人們才會真的知道自己的渺小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我就身在震央的旁邊,彰化,真的蠻震撼的,

    人沒什麼力量跟天博鬥,所以要好好愛護這個地球…

    回覆刪除
  4. to Shaw:
    每當像這樣的天災發生時,就會覺得以前課本上出現的「人定勝天」真是諷刺至極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我記得 921 發生地震當時,全家就我最忙~
    衝上衝下的跑來跑去,一直想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~

    回覆刪除
  6. to 無法顯示網頁:
    地震的時候跑來跑去不是更危險? >"<

    回覆刪除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