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工之前還是得先吃飽一點,出去玩也是。上一篇提到此次近畿之旅第二天的晚餐,是在慕名好久的丼飯連鎖店「すき家」,隔天早上很沒創意地又到同一個地方用早餐。一方面其實也是因為京都街上的早餐店,並不像台灣一樣密集,如果不在飯店解決,就得到這類店家。
不過畢竟是京都市區,起碼比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鄉下方便許多。

吃飽了就出發。這天的目的地是位於京都近郊的嵐山地區,前往當地的交通方式是搭公車。京都市有不錯的公車系統,標示清楚,站牌上的時間顯然並非僅供參考,公車能做到如此準點確實是不容易。
站牌上還出現一個地名叫「高雄」。

類似這樣的畫面……總覺得常常在日本的MV看到。

公車下車後走了一小段路,來到JR嵯峨嵐山車站。穿過蓋在鐵道上方的車站,就可以到達嵯峨野觀光鐵道的車站。這條觀光鐵道原本是JR的路線,新線通車後,舊線轉為觀光用途繼續服役。

嵯峨野觀光鐵道沿線有不錯的風景,使得舊鐵道能夠保留作為觀光之用。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例子,同樣因為改線而不再有列車通行的舊山線,特別開闢觀光列車的條件似乎還是差了些,不過勝興和泰安兩個車站,如今仍然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,假日的遊客都不少。

一個平常的星期五,排隊買票的遊客還是排成長長的人龍。

所幸來得夠早,利用等車的空檔好整以暇地喝杯咖啡。這時候也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做事的精緻,連這地方都特別設計這樣的咖啡杯,不是什麼名貴的東西,但是可以讓遊客帶回家作紀念。

站在觀光鐵道的月台上,JR月台就在不遠處隔著鐵道相望。

作為國際觀光都市的京都,車上肯定是有來自各國的遊客。隨著列車通過滿山紅葉,只見人手一部相機喀嚓喀嚓作響。

我們坐在沒有車窗的第五車,可以不受阻隔盡賞美景。12月的天氣有點冷倒是。

火車快飛,火車快飛。

穿過高山,越過小溪。

不知跑了幾百里。

途經保津峽車站,好幾隻狸在月台上排排站。

列車沿著保津川行進,路上不時可以看到順流而下的渡船。我們接下來就打算搭這個回到嵐山站。

終點站龜岡到了,看來準備從這裡搭車下山的人比我想像的多很多啊。

小火車終點站距離渡船頭有一段距離。這段距離的接駁,也顯示當地在經營觀光的用心。從一開始買票的時候,就將接駁方式納入搭配,包括公車、計程車,這裡甚至還有馬車。果然除了美麗的風景之外,觀光地也需要好的經營啊。
0 則回應:
張貼留言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