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勝興車站以曾為台灣環島鐵路最高點而聞名,十年前山線鐵路雙軌化並改線的同時,此站一併廢止,後來卻轉為觀光用途,很神奇地沒遭受拆除的命運。(鄰近的泰安舊站,也是難得的類似狀況。)
以前火車還走舊山線的時候,南來北往的列車其實就常在此站停留,不是為了上下客,而是因為車站兩側都只有單線軌道,列車必須在此停下等待交會。所以那座標示「海拔402.326公尺」的柱子我早有印象,不過初次特意前來卻是在廢站之前不久。

牆上掛著勝興站最後的時刻表。1998年9月24日改線廢站,這份時刻表從那年5月26日開始,用了四個月。停靠上下客的列車實在不多,停駛前,等待會車的班次遠多於提供上下客的班次;停駛後,從各地來訪的遊客,說不定也已經遠多於曾在此站上下車的旅次總和。

十年前來訪時用的車票,電腦印製的熱感應式車票已經褪色。車票上同時記載兩段車次:台北到竹南的復興號,以及竹南到勝興的電聯車。特地要求打出這種麻煩的車票(正式名稱為「異級票」),售票員應該會覺得我很煩。

自強號列車通過,這畫面如今已成絕響。

更不用說是這種列車交會的大場面了。

列車不再來,鐵軌反而成為遊客漫步的地方。桐花季的標誌,就堂而皇之地掛在原本掛電纜線的地方。

「小心蝙蝠」?呵呵。

隧道內部現在成為車站的歷史迴廊,展示著和車站相關的舊照片。

從勝興車站往南幾公里處,就來到魚藤坪斷橋。這座一百年前興建的橋樑,在1935年關刀山地震及1999年九二一地震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壞,也因此為這兩次災難性的地震,留下了特殊的記錄。

隨手拍下身旁的小花。或許,一座車站的廢止、一座橋樑的毁壞,也如同花開、花謝,屬於時代變動下的必然。走訪這樣的場景,看著已成遺跡的建築,或許可以帶來更多的思考,關於當下,關於永恆。
我喜歡那個車站
回覆刪除純樸的不能再純的感覺
10年
回覆刪除變化真大︿︿
有形的中有傾頹的一天,放在心上的才是永恆。
回覆刪除很美的地方~
回覆刪除列車雖不再進站,卻給人更多思念呢!!
你不只拍照很醫生,連收藏照片也很醫生....
回覆刪除to 小藍:
回覆刪除平常日確是如此,純樸的場景也成為中部拍攝婚紗的熱門地點。只是一到假日,就變成人山人海,距離純樸二字愈來愈遠啦。
to Helenna:
十年前去過勝興的隔天,隨即又騎機車到基隆,來回騎了一百多公里。果然是學生時代閒閒沒事才會做的事。
to 需仁:
確實,有形的終究要改變、毁壞。看見世間事物的來去變化,其實也會讓人們增長些智慧。
to Sarana:
或許正因列車不再進站,人們的思念更深。我慶幸著十年前曾經為了造訪當地,一大早起床自己搭車轉車到那裡,留下一段特別的記憶。
to Olivia:
喔,即使是還在用底片機的時代,我的每張照片都有編號整理的。 ^^
啊...啊...啊...你是哪天去的?
回覆刪除我跟土人在 6/6 也帶著土爸土媽去了一趟勝興耶!
難道我們無意中錯過了一場網聚嗎?
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
我很喜歡保留原始風貌的地方
很有味道!
我以前去的時候是假日 雖然喜歡那裏的純樸 但人潮超多 走個山洞一大堆人 拍照片出來也都占滿人 哈哈
回覆刪除嘿嘿 要跟你說看了你的富田後 我有去耶 只是運氣不好剛好下好大好大的雨啊 不過中間雨有停了一下 有下去走走 謝謝你的介紹喔~
飛魚兄的網誌就是這麼有質感,
回覆刪除連十年前的畫面都看到了.
假日的勝興車站尤其是桐花季
回覆刪除真的是人山人海
不過我想非假日 就可以感受那種純樸
飛魚大人真的太有秩序了
我都靠我腦袋
那一天腦袋不靈光了 那些相片那兒是那 我就不知道了
飛魚兄用小花來作結尾,更讓奇異果能夠體會物換星移的時空感哩!
回覆刪除to Lizzie:
回覆刪除我是5/23去的……
繼續到處玩的話,也許來日真會在某處巧遇。 ^^
to 小可:
這陣子老是平日出太陽假日下雨,真困擾啊。
桃園縣的花園農場還不少,很適合拍照喔。
to 楊博士:
多虧了網誌這管道,十年前的照片意外地有了露臉的機會。
十年很長,卻也很快,當年新買沒多久的機車,現在已經瀕臨報廢邊緣。
to Ruth:
數位時代相片量暴增,以前一張DVD可以裝十年份的照片,現在只能裝兩個月的,不系統化管理真的不行啊。 @_@
to 迷彩奇異果:
我則是對那幾張標記1998年拍攝的照片感觸特別深……
我還沒去過那呢
回覆刪除有機會也要去看看
to 泡泡:
回覆刪除找機會去走走吧,離台中很近的。
我剛一直把他想成「火車再不來」。
回覆刪除想說白色飛魚如果「火車再不來」是想要怎樣?XD
看到每張照片都拍的好棒,就很想買台單眼來玩~
但是心裡想到$$$$就害怕
to Paine:
回覆刪除火車再不來,我就……繼續等。
不然也不能怎樣啊。 XD
每次經過這個車站,目光總會多停留些~
回覆刪除看那斷橋圖,腦海中閃過畫面,浮出甜蜜的回憶!^^
to Love3m:
回覆刪除我竟然漏了這則沒回…… >"<
to Huberthsu:
謝謝您的光臨,也謝謝您喜歡這裡的文章。
關於引用或轉載之事,以文章作者的立場而言,自然欣見更多人看見自己的作品,甚至以引起大家的共鳴為榮,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儘可能直接與讀者交流,不過轉載在外的副本,卻會減少這樣的機會。直接連到原創網站,肯定比較直截了當。
如果這裡的文章能夠引發讀者更多的感想,我很樂見這些感想形成另一篇文章,並附上原文的引用連結。不過轉載文章內容則恕難同意,尚祈諒解。
最後,再次感謝您對本站的肯定,也歡迎日後常來光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