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空下暖暖的河畔

  這是銜接菁桐之行的後半段行程。標題的「暖暖」,是形容詞,也是名詞。
  離開菁桐之後,沿著106號縣道繼續東行,途經平溪、十分,又是一段蜿蜒的山路。過了這段路最高點之後,進入瑞芳鎮境內,指標75公里處有個亭子,正好可以看見基隆嶼浮在遠方的海上。我在此停留一會兒,此地的傍晚絲毫感受不到夏季的酷熱。

  這一待當然也影響了後續的行程。當天的主要目的地「暖暖」,比預期遲了一小時到達。但我也因此看到預期以外的景色。
  基隆市暖暖區,全世界大概沒幾個人會把它當成觀光據點來看待。初次造訪此地已是將近十年前的事,當時前來的理由,只不過就是單純的喜歡這個地名而已。那時候絕對沒想到,幾年後梁靜茹唱的一首歌,歌名就叫「暖暖」。歌詞的內容,和這地方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,卻也讓我回想起多年前從台北騎機車到基隆,一天總共騎了135公里的那件蠢事。

  拍照地點是在跨越基隆河的暖江橋旁,前方那條路是瑞八公路。
  這幾天把幾年前拍的舊底片轉成數位檔,其中就有幾張是九年多前在暖暖拍的。和這次的照片比對,也找到了幾組拍攝角度相近的。事隔多年,正好可以比較這些年來的差異。

  對面河岸的兩棟房子沒什麼變化,倒是右岸多了一道橋樑,這是後來興建的台62線快速公路,看起來確實抒解瑞八公路不少交通流量。

  上下這兩張,鏡頭轉向基隆河的另一個方向。除了快速公路之外,這個景色的改變倒也不算很大。(按:九月桌布的地面部分就是這個角度的另外一張照片,但長寬比例調整過。)
  河中央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石頭,石頭上滿布著國寶級的地形「壺穴」,其實是我這次前來主要想看的。不過前面的行程耽擱,加上快抵達時走過頭,衝上高速公路繞了一大圈,結果天色太暗不適合下到河畔近看,只好看看周圍的夜景。算是意外的收穫,其實也不錯。

  石頭上的圓形孔洞,就是所謂的壺穴。大量的壺穴是基隆河地形的特色,其中又以暖江橋下為最。在此節錄暖江橋旁說明看板上的文字:
河流挾帶沙石,對河谷進行渦蝕所生的圓形岩穴,稱為壺穴,俗稱「石臉桶」,在地形學上具有多雨、急流、硬岩、回春、上游、幼期等意義……

  九年多前走到橋下近看壺穴,裡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小生物呢。在車流量很大的瑞八公路旁,這個幾乎為人遺忘的河畔,有著自成一格的奇妙氛圍。

  這次前來時天色已晚,只能拉長鏡頭遠看。河水依然流動,繼續以難以察覺的速度進行渦蝕作用。多年來,壺穴群靜靜地看著周圍的一切。

  和其他許多自然景觀一樣,面臨現代化的腳步,壺穴景觀也正一點一滴受到破壞。不過很慶幸的,目前也有一群人,為了保存這個自然景觀而努力

  走過人行天橋來到暖暖車站,這是個無人看守的小站。月台上始終沒幾個人候車。「請問車票要在哪裡買啊?」一旁的候車旅客問。「上了車再找列車長補票……」我指指腳下,告訴他前往目的地的正確月台。

  九年前的月台上,樓梯側邊的一小塊空間,就足以容納停靠此站所有列車的時刻表。

  注意到了嗎?火車上方出現電氣化的電線桿,卻沒看到電線。那時候正好是東部鐵路電氣化工程的開始,還記得不少人特地前去拍下沒有電線的影像呢。

  又一列不停靠此站的列車經過。不論車上的旅客是出門、回家,期盼一路上的心情,就如此站的名字一樣,一直都是暖暖的。

20 則留言:

  1. 冷冷的颱風天看到這個標題,覺的好溫暖~
    以前剛知道這個地名的時候,也好喜歡這個名字,不過一直都沒有去過,多半是經過而已.
    前陣子才在電視看到大聲疾呼保護壼穴的運動,大家一起來響應喔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拍得很美, 整個很有感覺喔!
    希望有天我也可以拍有這種質感的照片~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飛魚桑是跟基隆有地緣關係嗎
    感覺對那帶很熟悉ㄉ樣子ㄋ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我也沒到過暖暖,
    知道這地名該是火車經過的緣故
    看到這地名確實會有種"暖暖"的感覺呢

    我到不知道在暖暖也有壺穴地形
    知道在十分有很多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小藍:
    很少有人會像我一樣特地去暖暖一趟,不過經過的卻是不少,因為此地算是連絡東西部的重要通道。宜蘭線鐵路、通往北濱公路的瑞八公路都由此經過。
    壺穴這國寶級景觀,期盼未來可以妥善保存不受破壞。

    無法顯示網頁:
    拿到舊底片轉出的光碟時,看了照片的第一個反應是:「我以前怎麼會拍出這些東西?」放上來的是其中我覺得比較像樣的。

    語語:
    地緣關係是幾乎沒有。不過長期研究台灣地圖的經驗,倒是對大部分地方都有點概念。只因對某個地名有興趣就親身前往,這種事我還滿常做的。

    Ruth:
    十分的壺穴也是基隆河壺穴群的一部分,像大華壺穴就比較有名。暖江橋下的壺穴因為就在公路旁邊,是最容易到達觀賞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又增長見聞了,
    白色飛魚的遊記總是多了些知識性.

    回覆刪除
  7. 好有情調的照片喔.
    今夏去第一次去福隆時,坐著火車經過暖暖`三貂嶺一帶才發現:這裡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看,不知是因為經過整頓,還是,我以前都沒特別注意它們?原來基隆也有壺穴地形?CC,長見聞了,謝謝飛魚SAN.

    回覆刪除
  8. 無限台南:
    大學時代養成的壞習慣,總覺得出去玩也應該要做點功課。

    Cellocoffee:
    所以和上面其中一張相同拍攝角度的照片,就被我拿來作為九月桌布的底圖了。

    Birgit:
    DSLR的RAW檔真好用。
    宜蘭線鐵路到了東北角一帶,依山傍海非常漂亮。好久沒去福隆、宜蘭那邊,最近真該找個時間再去看看。

    回覆刪除
  9. 飛魚桑的夜景拍的真好
    有一種家的溫暖感覺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你的相片都好像明信片喔
    看你的網站
    一點也感覺不出來你是個醫生
    ㄏㄏ
    有機會還要跟你多多學習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容容、Zara:
    謝謝肯定,往後還請不吝指教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看到"暖暖"...ALFA週日帶孩子去玩
    就是受不了北海岸那龜爬的車速
    就改往瑞芳暖暖那路線
    不然都不知幾點才能回到家
    一路塞車
    塞到我猛打哈欠
    JJ還要我學豆豆先生拿點煙器刺激一下自己
    才不會想睡~~=..=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Alfa:
    北部的旅遊據點,假日幾乎沒有不塞車的。所以每次假日「上京」,想到交通問題就頭大。
    拿點煙器已經算是自殘,不只是刺激吧?下次叫JJ幫妳按摩啦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4. 我覺得第四張,整個紫紫的超有FU的啊!!拍的真好呢!

    回覆刪除
  15. 迷彩奇異果:
    謝謝~
    果然DSLR用一陣子之後,碰到這類風景都直接開RAW格式來拍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6. 從台北騎機車到基隆,一天總共騎了135公里的那件蠢事====>這不是蠢事~青春無敵,只有年輕才會做,以後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.

    回覆刪除
  17. Love3m:
    那次之後,也就只有一次騎那麼遠的距離,是從高雄一路衝到枋寮再折返。而這也已是七年前的事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8. 頭一次在留言區裡看到這麼多次基隆...好溫暖啊!因為風一流是基隆人!好喜歡基隆的海與山...

    回覆刪除
  19. 風一流:
    還有基隆的小吃也很棒。
    雨中的基隆港看起來也格外有氣氛呢。

    回覆刪除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