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顧名思義,這裡是以花卉為主題的景點。
看花在台灣不是也有?近年來台灣各地出現不少花卉農場、花海農場之類的地點,結合餐飲成為主題餐廳的也很多。那麼特地跑來日本看花是哪招?

這裡以往分享過幾次花卉為主題的景點,對拍照而言,花確實是相對容易發揮的主題,甚至連本站的每月例行主題「月曆桌布」也經常以花卉作為題材。事實上還真的有人看了這裡的照片之後,到了現場才發現對當地存有太高期待……

比方說,像這樣很靠近花朵取景,就算只有一小塊花圃,也很簡單就能夠營造一整片花卉的效果。這個技巧並不算難。

不過這裡可不一樣。這是用廣角鏡拍出來的畫面,站在二樓的高度仍然看到這麼一大片的色彩鮮豔,我想這才是花海的起碼條件吧。

近看的話就像是這樣。坐在車子裡從中間走過,想必別有不同風味。

或者徒步行經其間,悠閒地品味花卉之美。

這片花卉一旁有幾個賣小吃的攤位,一時之間似乎有在台灣景點的感覺,不過即使如此,整個感覺看起來仍是非常整齊而不凌亂。

一旁的標示指出,這裡的標高850公尺,這個高度的陰天有點涼意。

這個「順路」是參觀動線的意思 。這片彩色花海只是整個園區的一部分,繼續往前走還可以發現更多的美麗。

雖然顏色沒有剛才的彩色花海那般耀眼,不過這麼一大片的淺藍色又是一種單純之美。拍照時刻意帶到底下的標示牌,上面列有維護人的名字和照片,這又是日本人做事精神的表現。所謂冤有頭債有主,維護人既然敢把名字照片都列在這裡,肯定對自己做的工作有更多一分的自信與責任感。

花海很美。不過這天一早就是陰天,逛到一半甚至開始下起小雨,拍照比較不好看也就算了,沒辦法好好走過這廣大的園區,這是很可惜的地方。

因為不曉得雨會不會愈下愈大,所以開始慢慢往回走,這才曉得這片園區真的是相當大,到處種著不同種類的花卉。有時也會遇見一些預期外的小花,偶然遇見路旁的蒲公英,都讓這趟行程增加了一些驚喜。

水仙,花語是「自戀」。

園區位在腹地廣大的山上,建築物和園區的感覺相當協調。有些建築物作為花卉相關製品的工作坊之類的場所,配合周圍的花圃,有一種身處歐洲庭園的感覺。

雖然天氣不怎麼好,這樣的畫面卻也另有一種美感。

大門附近如同很多日本的景點一般,設有拍紀念照的地方,標示著當天的日期。如果有機會來到這裡,不妨也在這裡拍張照,表示到此一遊。
真的 ...
回覆刪除台灣很多"號稱"花海的景點
實際造訪才知道 ...
那片海 ... 好小片呀!
所以我建議那些花海應該改稱「花湖」或「花池」,以正視聽。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