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次讀的書,光看書名就知道是偏重知識性的。不過也如同書名「是邏輯,還是鬼扯?」所傳遞的感覺一般,作者並沒有把這本談邏輯的書寫得太嚴肅,算是可以保持輕鬆心情閱讀的書。
開始寫這篇文章之前,已經花了點時間,透過RSS訂閱器讀過好多篇其他網站的文章,就如許多人每天看報紙的習慣一樣。有人曾經這樣形容:一份紐約時報裡頭刊載的資訊,就比百年前一個人一輩子所接觸的資訊還要多。這樣的說法是否誇大不得而知,不過現代人接觸的資訊量極大倒是事實。
在此同時,卻也有人感嘆:訊息滿天飛的年代,事實很多,真相很少。
矛盾嗎?未必。「事實」與「真相」這兩個看來相像的語彙,其間還是有著微妙的區別。
這本書就是透過對於邏輯的引介,讓讀者逐漸建立思考方式的基礎,從而在資訊泛濫的現代社會中,判斷何者是真相,何者是不值一顧的謊話。
書中以一個假設情境作為開始:假如你開著一架飛機,發現油表指針即將歸零,接下來應該怎麼做?
正常的反應當然是趕緊找地方降落加油。當然,要一廂情願地以為油表不準,或是認為飛機沒有燃料也能飛,那也無不可,只是接下來就要承擔錯誤判斷的代價。
這算是簡單的例子。不過世界上發生的事常常不簡單,因此簡單的答案也就常常不存在。
什麼叫做「簡單的答案」?就是試圖以三言兩語,解決一個千頭萬緒的問題。這樣的例子在你我身邊相當常見,像是口號之類的東西。只是很遺憾地,這類簡單答案對於解決問題常常無濟於事。
舉個常見的例子。「要讓身體更健康,請吃XXX」,「票投XXX,明天會更好」……如果生活周遭的問題可以這樣容易解決,那麼我們如今生存的世界,應該早就已經是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」的大同世界。
可惜我們的世界並不完美,所以很多問題事實上沒那麼容易解決。(←這句話本身就是根據上文而來的邏輯推導結論。)
書中澄清了很多常見的錯誤思考方式,像是過度概括、錯誤類比、團體迷思、轉移重點……,這些觀念的澄清確實有助於釐清思考方式。不過在此同時也不禁感嘆:我們每天看到的一大堆新聞報導,裡頭不曉得潛藏著多少謊話與廢話。
因為接觸的訊息很多,所以「仔細分辨」成為今日社會中一門必要的功課。
建立正確思考方式的過程未必輕鬆。不過這麼做就算沒辦法讓世界更好,在這個謊話充斥的年代,至少也可以多保護自己一點。
日前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「教不會孩子思考與溝通的國文課才是失敗的」,就當作這篇讀書報告的延伸閱讀吧。
我之前文章多次提過從資料-資訊-知識到智慧資本,
回覆刪除光是過濾身邊隨手可得的資料,
就可以刪掉99%無用的雜訊,
所以我也一直強調獨立思考的能力.
這本書好像挺有趣的,我的邏輯觀念一向弱,看了可以有如吞下大補丸,功力頓時倍增嗎,請飛魚給個簡單答案XDDD
回覆刪除to 無限台南:
回覆刪除常有人形容現代人普遍具有「資訊焦慮症」,有用沒用的訊息實在太多了,就算那99%不是雜訊,恐怕也已經超出一個人能吸收的極限。
獨立思考比毫無篩選的吸收資訊來得重要,我忽然想起小學課本裡頭說的「堆棧式頭腦」和「工廠式頭腦」。 XD
to 兩隻貓:
可以! XD
過濾資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:不要看TV NEWS!(誤)^+++++^
回覆刪除to Birgit:
回覆刪除豈止TV NEWS,連Paper NEWS也可省了。
反正常常逛噗浪還是眾家部落格,熱門新聞我也從沒漏掉過。 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