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足停留,盡享美景

  人稱「後山」的東部,好山好水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。這次前去的期間,正好苦悶中年男也在花蓮度假,縱使氣象報告已經明白指出:花蓮的降雨機率達到70%。

  就是這樣的山與海,全然不同於城市的視野,即使烏雲罩頂,開闊的景致看了依然舒服。從大學期間第一次到花蓮,至今十餘年間,基於各種不同理由,造訪花蓮的次數早已多不勝數。
  所以有人形容,後山的土會黏人。

  從北部前往花蓮的路程將近200公里,其中一半的路程就是依山傍海的蘇花公路。這天沿著蘇花公路南行的路上,就遇到了如此狀況。

  道路封閉。山路的維修本就費事,雖然大部分時候道路暢通,不過總會遇到像這樣的時候。

  基於施工需求,從南澳到太魯閣之間的路段,這天就有三個地方進行管制。每隔一小時放行15分鐘,意思是說,抵達管制點時如果正好是放行結束的時候,那麼就只好在原地停留45分鐘。

  大車小車通通在此排隊。
  早期蘇花公路只能單線通行的時候,據說就是每隔幾小時放行一次。這天遇上的交通管制,彷彿稍稍可以感受到早年的情景。

  單車車隊的騎士進入管制區一探究竟。看樣子是被趕出來了。

  等候時間很長,所以遊覽車上的旅行團也下車走走。平常在車上很快就衝過去的路段,此刻反而因為不得不停下來,而有了駐足停留的機會。

  雖然天氣不甚理想,不過寬闊的太平洋、大片雲層,以及穿過雲層間隙灑在海面的陽光,仍然構成一幅很棒的畫面。

  往北遠望東澳烏石鼻。雖然走訪花蓮不少次,但是以往從未好好以這個角度欣賞。多虧了這次意外的停留,在不趕時間的情形下,得以細細品味這片海岸的美好。
2008秋.後山之旅系列:

16 則留言:

  1. 我週四去時沒管制,週五回程170K管制, 加上兩處坍方連成一氣,不用管制就可以看完一場電影了。

    等後續報導囉,下一棒 sarana 預備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這條路線今年暑假我們家已經走了來回各三遍,走多少次都不嫌累呢!好美!^0^

    回覆刪除
  3. to 苦悶中年男:
    說不定我們那天正好在蘇花公路的某處交錯而過。
    抵達花蓮時還在下雨,不過隔天下午就放晴,也走了不少地方。也許這趟花蓮行,足以讓我寫出比希臘之旅還長的遊記。 ^^

    to Birgit:
    三遍……聽起來像是逛自家後院一樣的隨興。 ^^

    回覆刪除
  4. 羨慕ing....

    還可被迫停留細看,多過癮啊~

    回覆刪除
  5. 非自願的停留,
    反而看到不同的風景,
    其實是件很有福氣的事,
    當然也是飛魚有這樣的好角度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我也喜歡東澳那灣澳景色
    上次走南橫碰到甲仙橋斷裂 便橋尚未開通
    讓我到六龜路上充滿刺激+風險

    回覆刪除
  7. 放慢腳步去體會。
    人生無處不風景。

    回覆刪除
  8. 樓上是我,哈哈哈~
    認真想一下是不是要打開我的blogger了~@_@

    回覆刪除
  9. 不管是哪邊的海
    都很棒~~~
    呵呵
    我愛海啦~~~~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to Olivia:
    那個位置的景觀確實不錯,如果不是因為交通管制,平常根本不會特地停在那裡欣賞風景。

    to 兩隻貓:
    反正既然都是要停留半小時,索性下車走走看看。
    問清楚管制時間之後,我就直接把相機帶下車到處拍了。

    to Ruth:
    東澳烏石鼻算是蘇花公路沿線不錯的景觀,平時經過通常是從蘇澳九宮里往南看,這次從不同的角度看,感覺也挺新鮮。

    to Paine:
    是啊,風景處處都有,就看怎麼欣賞。
    Blogger開起來用吧,除了介面功能陽春一點之外,倒是沒什麼大問題。

    to 泡泡:
  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,泡泡果然是智者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意外插曲
    也多了一些特別的體驗^^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to Helenna:
    處處是意外,處處是驚喜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這是很不錯的經驗唷~
    如果沒有這個經驗,我想~
    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在那個地方停車走走看看~

    回覆刪除
  14. to 無法顯示網頁:
    只要不趕時間的話,確實是不錯的經驗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5. 快點寫...我和sarana要去報到了^^

    回覆刪除
  16. to 小藍:
    妳大概忘了我寫遊記也很會拖的…… ^^

    回覆刪除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