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月台上面向大海

  前幾天的側欄留言版中,接連有兩則留言提到版面左上角那張照片,正好藉此機會把原來的照片拿出來回顧。
  • Sylvia: 你好,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你的部落格,想請問你頁面左上角那張白色飛魚驛站的照片在哪拍的?(2008-03-18, 09:48)
  • 小可: 仔細看了一下左上照片 有像魚頭耶XD(2008-03-18, 13:23)

  經小可這麼一提醒,發現還真有那麼點像,那個火車山洞如同魚眼睛一般。既然這麼切合本站的精神,那好吧,這個用了快一年的版面,本來還在考慮要不要至少換張圖,現在決定不換了。(不過更確切的理由,是因為改版型實在是超級麻煩。)

  這地方是南迴鐵路上的多良車站,位於太麻里鄉。此站已經在2006年10月裁撤,裁撤之前是個冷清的小站,在此上下車的乘客數,一整年加起來不過數百。招呼站的規格,只有月台,沒有站務人員。

  除了當地人以及鐵道迷以外,知道多良這地方的人想必不多。台九線南迴公路段行經太麻里和大武之間,在指標417公里處附近一處很容易忽略的小岔路,可以通往多良車站舊址。台九線417公里,意思是說距離台北417公里,那是對北部居民而言相當遠的距離,就台灣而言也是個交通比較不便的地方。

  拿來作為本站標題處的照片,就是從這張裁切下來的。右邊是南迴鐵路,左邊是南迴公路,更左邊就是太平洋。
  多良站的位置很巧妙地位在面向太平洋的山坡上,站在月台上就可以將大海的風光盡收眼底。難怪此站成為不少鐵道迷心目中最美麗的火車站,雖然停靠列車極少,沒站房無人看守,卻擁有最不經修飾的景象。裁撤了,真的可惜。

  幾年前追尋千禧年第一道曙光的熱潮,讓太麻里一時之間聲名大噪。金針則是太麻里另一特產,距離多良站大約二十餘公里處的金針山,每年產季金針花盛開,又是一種難以言諭的美。

  金針山上一樣可以輕易看見太平洋,以及山腳下的太麻里市區。所謂「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」,在這山與海的交界,愛山者或愛水者在這裡可以各取所需。
  有機會的話,多去看看山、看看海吧。大山當前,會讓人懂得謙卑;面向大海,則讓人學習包容。千百年來,大山與海洋一直座落於此,以安靜的姿態帶給來往的過客,一種在急迫紛亂的世界,仍能泰然處之的智慧與力量。

12 則留言:

  1. 好美呢,下次去台東玩,我也要來這裡瞧瞧.台灣很多小車站很有趣呢,只是難免淹沒在時代的潮流裡..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也有想去拍金針花呢
    ^^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原來一張照片
    還有這麼多的故事
    照麼伊說
    大家又會一窩瘋衝去了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幾年前我也拍過跟這角度差不多的相片,天氣好得多,那時候是用傳統的小傻瓜拍的,看能否翻出來翻拍一下(實在是沒把握塞到哪裡去)^^||

    回覆刪除
  5. 真美的地方!
    白色飛魚拍照技術真好啊~

    不用換版面啊。大家都看習慣了,現在腦海裡想到的專屬白色飛魚的版面,就是白色、黃色呢~

    回覆刪除
  6. 好懷念那湛藍的像寶石的海....
    一下子好多回憶浮現了~
    這麼美的頁首,換了可惜呢!

    回覆刪除
  7. 哈 你也有覺得像魚頭了厚?
    這篇讓我想要去坐坐南迴鐵路線 ~
    你的版面看了很舒服很清爽
    這張左上照片更是很符合你的布落格名稱
    而且來了又可以看到優美的風景
    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休憩驛站

    回覆刪除
  8. 我的直覺也是南迴
    好可惜您沒讓大家猜謎題:P

    回覆刪除
  9. 這個版型不錯啊
    已經變成印象中白色飛魚驛站的圖像了
    看起來很舒服
    魚頭的聯想真有想像力
    挺像的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to Birgit:
    忽然間想到,台灣一些熱門的小站,幾乎都以復古為號召,以木造站房和站外的老街吸引不少人前往觀光。但是多良卻完全相反,第一,它不是老火車站,第二,它根本沒有站房,而且周圍很冷清。

    to 泡泡:
    八月份是產季,到時候不妨去盛產金針花的花東三里(玉里赤科山、富里六十石山、太麻里金針山)看看。

    to Helenna:
    以多良的偏遠位置來說,一窩蜂恐怕不那麼容易,而且裁撤之後是不是還能進入又是個問題。
    不過站在那個月台的感覺真的非常棒。

    to 需仁:
    那,儘可能找出來囉,期待中。東部天氣好的時候,風景的美麗程度是會大大加倍的!

    to Paine:
    呵呵,因為不滿意的照片我就沒放上來了……
    說真的,去年花了不少時間弄出來的版型,真要換掉也覺得捨不得呢。

    to 小藍:
    台東的海真的漂亮極了,確如妳所描述,湛藍如寶石。
    很喜歡看海的感覺,無垠的視野會讓心境也跟著開闊許多。

    to 小可:
    感謝妳的大發現,為那張照片賦予多一份意涵。
    去年有篇關於本站的回顧文章出現「療傷系」這個字眼,一年來風景照的比例更加提高,不過當時的目標沒變,期待這個休息站,可以帶給來往讀者一份好心情。

    to 小瓢蟲:
    能想到南迴已經很不容易了。如果不是當地人或對鐵路有興趣的,大概連「多良」這名字都沒聽過吧。那次前往的途中,找了好一陣子才找到呢。
    猜謎題啊……對喔,我怎麼沒想到。 ^^

    to Yishu:
    很佩服小可的聯想力,本來覺得只換照片不若改版麻煩,現在又多了個好理由可以不必改動了。
    「Simple is beautiful」,當初設計版型的想法。如果這個簡潔的配置成為本站的第一印象,倒也是個意外的收穫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是魚,鯨魚的魚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to Olivia:
    也可以是飛魚的魚…… ^^

    回覆刪除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