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這張圖看來,我的日本足跡不只是鄉村系,而且還是西部系。包括東京在內,從東北到中部地區的廣大範圍,竟然就只有一趟山形宮城之旅。台灣有為數眾多的日本旅遊愛好者,旅行地圖畫起來像這樣的我想恐怕也不多吧?
第九次日本行,比起前八次各五天的行程多了一天。由於共有六天的時間,比以往算是充裕一點,這次的目標就直指相對偏遠的四國。
依照往例,只要飛機上有飛航地圖,就會儘量拍下放上來。
第一次搭乘日本航空的班機。因為預定搭乘的班次機位售完,於是狠下心改搭商務艙,很意外地價位相差不是很多。基於不同的立足點,就不去比較日航的服務、設備、飛機餐和其他公司有什麼差別了。
看完一部哆啦A夢、用過餐之後,飛機也接近日本上空了。對照飛航地圖,我們正經過四國西南部,視野中的某個角落,應該就是我們接下來幾天裡會前往的地方。
從高空看地面,四國真的是個多山的地方。加上從本州前往需要跨過瀨戶內海,難怪前往日本旅遊的人雖多,特地前往四國的卻少。
我們搭乘的是飛往大阪的班機,這次算是第三度降落於關西國際機場。
日本的大眾運輸向來為人稱道。就以機場聯外交通來說,一般比較熟悉的是鐵路或公路,不過位在大阪灣,以填海造陸建設的關西機場,則又多了海路的運輸,班次還算頻繁的交通船,連結同樣是人工島的神戶機場。
選擇先由海路前往神戶,主要考量週日下午繞行大阪可能遇到的塞車問題。結果發現影響時間的主要因素倒不是塞車,而是近來關西機場常常碰到的入關壅塞,排隊等待入境審查的時間將近一個半小時,搭商務艙較早下機省下的時間在此完全抵消。原本規劃如果來得及的話就先搭船到神戶,結果也還是搭船,不過卻是間隔一個半小時後的下一班。
這段延遲直接影響第一天的行程。雖說自由行本來就是有多少時間走多少景點,不過沒想到入關等了這麼久,連帶地這天的預定行程差不多是全部取消。
其實這也無妨。完全照表操課的旅行太無趣,況且旅行原本就不只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,點到點之間的移動也是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過程。
船艙裡、船艙外,肯定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。(畫面中,視線遠方的橋就是由本州前往四國的要道明石海峽大橋,不久之後我們就會經過。)
抵達神戶,下了船看見一旁停泊的另一艘船名為「そら」,「天空」的意思,所以那艘船叫做「天空號」。
回過頭才看到我們所搭的船名叫「かぜ」,「風」的意思,不過也有另外一個意思,叫做「感冒」。(所以我們是搭「感冒號」來神戶的?)
We love Kobe!(Kobe就是神戶)
和關西機場一樣,碼頭和機場航廈都有接駁車接送。
抵達神戶機場!從一個機場搭船到另一個機場,還真是少有的體驗。(日本稱機場為空港,既然也是港,搭船過來顯然就沒什麼違和感。)
行程耽擱了,原本打算到神戶市區打點的午餐就改在此解決。
神戶的特產是牛,關西的特產是大阪燒,所以牛肉口味的大阪燒,正適合作為這趟行程好的開始。
機場裡的餐廳,窗外就是飛機跑道和停機坪,因為是人工島,所以遠方還看得到海。神戶機場是國內線機場,停靠的飛機以飛航國內線的航空公司為主,這點和關西機場也大異其趣。
接著再從神戶機場搭乘電車進入市區。
途中再次看到關空神戶交通船的碼頭大樓。這樣搭車又搭船到底有沒有比較快、比較省錢?老實說可能差不了多少,不過這趟四國之旅,以海陸空交錯的華麗方式開場,自然是饒富樂趣。
0 則回應:
張貼留言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