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陰之旅11◆砂之美術館,暢遊俄羅斯

 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鳥取沙丘,其實已經算是日本相對偏遠的地方,從其他大都市出發都需要較長的車程才能抵達。不過看來日本人還是很知道如何讓這地方更具觀光價值,於是在鳥取沙丘附近,就有這麼一座「砂之美術館」,顧名思義,就是以沙子為主題的美術館。

  沙子能成為什麼美術?看了大門口這座沙雕就知道了。這座美術館的內容,基本上就是沙雕一種型態。光是這樣子就要撐起一間美術館,還要讓遊客願意來參觀,可以想見並不是容易的事。
  不過我們前往參觀的那天,還真的差點沒地方停車。雖是星期日,但以一個偏遠地方市郊的美術館而言,算是很厲害了。

  入口附近的牆面上,記錄著開館以來曾經展出的內容。大致上是一到兩年一個主題,每年邀請各國沙雕藝術家就某個國家的主題進行創作。一個主題的展期有時可以長達九個月。

  我們到訪的日期是4月20日,也就是這個主題開始展出的第二天,這點應該足以解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遊客不遠千里而來。這是砂之美術館的第七個系列主題:「砂之世界旅行.俄羅斯篇」。

  鳥取的位置雖屬偏遠,城市外交也沒有忽略。展場入口就有一個區域,說明鳥取和俄羅斯的交流狀況,其中特別提到「ウラジオストク市」(Vladivostok),位在俄羅斯的極東,也就是以前課本上學過的地名「海參崴」,對俄羅斯來說顯然也是個偏遠之地,和鳥取倒有些共通之處。

  進入展示區,眼前所見盡是大型沙雕。諸多作品排排站,看起來就是壯觀。

  這是以俄羅斯為主題的沙雕展,所以一開始出現的就是代表俄羅斯文化的作品。前排的俄羅斯娃娃,想必很多人都有印象。

  近代文化方面,則有知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柴可夫斯基,特別是他所創作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,都是膾炙人口的世界級名作,就算是平常不聽古典音樂的人,對其中的片段應該也很有印象。

  廣大的空間裡,一個區域就是一個用沙子雕成的子題,展示屬於俄羅斯的一切。

  拿破崙的撤退。軍事上不可一世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,在攻打俄羅斯之役受到重創,此役也改變了歐陸接下來的歷史。以1812年戰役為主題的1812序曲,也是由柴可夫斯基所作,文化與歷史的演進在此顯得不可分割。

  19世紀俄羅斯領土不斷向東擴張,最後成為從東歐直達遠東的超級大帝國,直到如今俄羅斯仍是全世界領土最大的國家。從西到東貫穿俄羅斯全境的西伯利亞鐵路,長達9,288公里,全程走完需要七天。這條全世界最長的鐵路,應該可以算是旅行者的夢幻路線之一。畫面中的主題就是行駛在鐵道上的蒸汽列車,以及上文提到過的極東之都海參崴。

  1922年開始的蘇聯時期。當時是涵蓋地球陸地六分之一面積的超級大國,1991年瓦解。世界局勢似乎就是如此,沒有什麼強權是可以永遠存在的。

  冷戰時期,太空也是美蘇爭鋒的領域。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,幾個月後美國也發射一顆,蘇聯把人送上太空,美國隨後將太空人送上月球,你來我往的太空競賽,好不熱鬧。

  從樓上看到的展場內部,最裡頭就是俄羅斯的地標克里姆林宮,以及聖瓦西里主教座堂

  展場內的另外一側。每一個牆面都是一幅精彩的作品。

  大家一起來拔蘿蔔!這個俄羅斯的民間童話,在作家托爾斯泰的筆下,成為生動有趣的故事

  展館外側的園區,路上偶爾也可以看見一些逗趣的小沙雕。

  觀景台上,遠遠地看見剛剛走過的鳥取沙丘。

  歡迎蒞臨鳥取!俄羅斯主題展日前剛結束,裡面豐富的內容,想必要花很多時間準備。根據官網的資料,目前砂之美術館休館中,為了下一場2015年4月18日開始的德國篇作準備。那時如果有機會來鳥取的話,應該要來看看!

1 則留言: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