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想起過去走訪日本時見到的幾個畫面。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宮城縣,我在一年多前才去過一趟,那些曾經擦肩而過的當地居民,不知如今是否安好?
災難當前,突顯人的脆弱。不過這兩天看著NHK的報導,雖然沒完全聽懂,卻可以從主播那幾乎抽離的所有情緒反應的平穩口氣中,感受到一心想安定人心的努力。在這時候,若是想挑起人們的不安,那會是極為容易的事,但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。

影像中,剛經歷大災難的民眾依然井然有序,不禁令人佩服這個民族面對天災的冷靜。在這方面,日本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之處。

這個摩天輪距離海邊很近,那一帶恐怕躲不過海嘯的攻擊。

仙台市的附近,名列日本三景的松島,附近的海岸是這次海嘯受創最重的地區之一。去年在那裡看到這個海嘯的警告標示,雖然知道日本常常受到海嘯的威脅(海嘯的英文tsunami,其實就源於日文「津波」),不過此時才真正感受到這標示對當地人的意義有多重大。

從仙台市往松島的路上往前看,很明顯可以看出這地方離海邊有多近。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大地震,是觀測史上最強,當年從震央越過半個地球的海嘯,竟然在地震的22小時後侵襲日本,而且就在這次的重災區三陸海岸造成嚴重災情。
不過日本畢竟是天災頻仍的國家,無數次的災害讓他們重視防災的重要,於是在這全球觀測史上排行第五的大地震發生時,有辦法快速疏散民眾,讓可能的傷害減到最低,這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事。

第一次見到海嘯警告標示牌,是在前年的北海道之旅。位於太平洋沿岸的釧路,這次也屬於海嘯的災區。當我看到昨天發佈的海嘯警報中的高度預測,再回頭看看這照片,終於明白底下為什麼需要特別標出當地的高度。

大海可以是美麗的風景,卻也可以帶來災難。當任一場災難發生時,往往是讓我們又一次學習在大自然面前謙卑的時候。
台灣新聞播報員的不論播什麼....口氣感覺就是"燥動"
回覆刪除看了日本這次的災難,心情和飛魚大一樣
畢竟那些地方曾經提供很多人有美好的回憶
最近都不想看台灣播的新聞了.....
回覆刪除不過最重要的是~~
飛魚兄~~~生日快樂~~~
to 小藍:
回覆刪除雖然仍有人不以為然,不過個人認為日本人面對這場天災的表現,整體而言是值得尊敬的。
台灣和日本的關係其實相當密切,台灣學日語的人口相當多,日本也有好多人好喜歡台灣呢。所以這幾天以來,對這場地震感受最深的,除了災區日本以外,接下來應該就是台灣了吧。
to 泡泡:
台灣的新聞啊。看看就好,不看更好。不過話說回來,我這麼久都不怎麼看,好像也改變不了什麼。唉。
謝謝您的生日祝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