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關山遇到賴桑

  到台東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。不過每當安排休假行程時,台東仍是優先考慮的選項。畢竟那樣不受打擾的好山好水,對長時間居住都會區的我來說,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。
  五天的假日,原本想撥出一兩天到蘭嶼看看。無奈寒流來襲,東北季風吹得飛機不得不停飛。考量到若強行前往,可能面臨無法如期返回的窘境,於是決定改往台東地區的其他地點。
  很快地來到關山,這個以出產好米與池上齊名的地方。

  關山的環鎮自行車道,近幾年來知名度頗高。七年前曾經到此騎車,不覺中已是上個世紀的事了。路上的悠閒風情沒什麼變化,不過親水公園附近的租車行似乎增加不少。上次踩著踏板努力騎完十二公里,這次一方面因為有更多種類的車輛可選,另一方面則因為有點懶,不打算在此耗掉太多體力,於是租了電動式的腳踏車,和騎機車感覺差不多。

  路程中段來到山坡上,這段應該是全程較高的地方。時值一月,油菜花田隨處可見,稻米差不多是剛插秧的季節。也許因為自行車道帶來不少觀光人潮,這一路上也看到一些觀光果園。
  隨意進了一處果園,果園主人正好從外頭回來。當時覺得這人有點眼熟,心裡立刻浮現三年前一個印象深刻的電視節目畫面。「你是賴先生嗎?」我問。「你怎麼知道?」「這裡是不是曾經有電視節目介紹過?」「喔,那已經三年前了,你還記得啊!」

  我當然記得。這些年許多電視節目的內容令人失望,不過三年前看到「關山賴桑打拼記」,提到賴桑如何在這個傳統事業上轉型,他提到這段歷程的認真神情,確實讓我一看到就覺得眼睛一亮。認真把一件事做好的神情,是會感動人的。
  賴桑很快地找到那集節目的錄影來播放。我還是可以感受到三年前看到那段採訪時的感覺。他打趣著說:「電視上那個是我雙胞胎啦!像不像?」看著我一臉狐疑,他補充說明:「只是我們差三歲,因為電視那個是三年前的。」原來是腦筋急轉彎。忽然覺得……嗯,有點冷。

  賴桑很熱心地帶我們逛農園,園裡有許多種水果,草莓、百香果、蕃茄……什麼都種。我很好奇他怎麼照顧得了那麼大片農場,還得熟悉每一種作物的特性,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,確實一年到頭也閒不下來。
  光是水果區就走了一個多小時。更不用提因為時間關係沒去看的稻田。

  種植在庭園的樹木,只因為一開始看起來像某個形狀,就乾脆將它修剪到更像,甚至把一旁的其他樹木也跟著修剪了,就成為上面照片這樣有趣的模樣。
  不過我還是好奇,那麼多種類的水果,加上大片稻田,賴桑哪來那麼多時間和閒情逸致,把庭園裡的造景弄得這麼可愛?

  雖然是在不預期的情況下來到這個農場,不過對長期居住在都會區的我來說,許多事物都新奇而有趣。當然也不完全是這個因素,隨著賴桑帶著我們四處參觀,一邊聽他如數家珍介紹園裡的作物,我的感覺已經不只是「親切、熱忱」而已。那是一種期待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強烈熱情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原來關山也有自行車道了?這次我們家玩花東只玩到池上就折返花蓮市區了,下次再來"考察"一下.謝謝分享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到池上啊。好可惜,再多走十公里就到關山了。
    關山的自行車道,環境好,空氣好,確實值得花上半天走一趟。

    回覆刪除

1.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的話,留言旁邊就會出現個人圖像。
2.為免系統不穩定導致留言遺失,打完送出之前建議先複製一份。